圖片來源: 博客來網路書店

感謝喬伊借我的這本書,雖然我拖了很久,剛好這趁兩天不舒服的時後剛好能夠靜下心來把它看完
不過這本書一翻就讓我停不下來

【博客來網路書店簡介】
莎拉為了救罹患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的女兒凱特,利用醫學科技生下與凱特有完美基因配型的安娜。十三年來,安娜不斷地供應凱特血液、白血球、骨髓、幹細胞,現在輪到了她的腎臟。無法忍受再被當成藥糧的安娜決定反擊她的父母,控告父母奪走她的身體使用權。《紐約時報》暢銷作家皮考特以不同人物的口吻來接續故事的發展,探討一個極具爭議性的話題;對「愛」有深入的刻劃及詮釋,以細膩的筆法,精妙的細節,靈巧的掌握人與人之間脆弱敏感又錯綜複雜的關係。



這本書是以第三人稱的方式來拼湊成一個完整的故事
書中的角色大多圍繞著以下幾個人:
莎拉:媽媽,婚前是執業律師,一直很執著想讓得白血病的凱特活下去
布萊恩:爸爸,救火員,算是中立的角色
凱特:得血癌的大女兒,
傑西:哥哥,為了要讓家人注意他,拼命的幹盡壞事/蠢事,但是是個善良的男孩
安娜:為了姊姊而出生的小女兒,13年以來默默為姊姊付出,但卻從沒有人認真聽她說心理的話或問過她的意見
坎貝爾:安娜的辯護律師
茱莉亞:坎貝爾的前女友,安娜的訴訟監護人

在一個家庭裡面,每一個人所扮演的角色都非常重要,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的立場。
一開始我以為莎拉因為太過於執著要讓凱特活下來,所以忽略了其他人,我本來認為她不是個好媽媽!?但是後來想想,她這樣的作法似乎也沒有錯,因為我不是她,我沒有重病隨時會從世界上消失的女兒需要照顧,無法體會他的煎熬,所以也沒有資格評斷她。

安娜,由於她只有13歲,所以常常會猶豫不決,或許她並不是真心想提出訴訟,或許她也想救她姊姊,或許她只是在期待家人問她意見而以。

傑西是我在書中覺得比較特別的角色,他夾在姊姊跟妹妹中間,永遠被忽略的那一個,所以他極力想要得到父母的注意,但是他使用的方式卻很極端,使壞、抽菸、喝酒、甚至於最後縱火,所做得一切都很單純,純粹是想要引起父母的關心。

整個描述的過程很奇特,最後的結局急轉直下,但讓我感到滿意。

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安娜說的:我想,我只是在說,即使我們贏了,也沒有贏家。(P308)

現實生活中沒有真正的輸家或是贏家,不管是在家庭或是在社會中,就算輸了,也只是沒有贏而以;就算贏了,又真正得到什麼?

會真正覺得,打從內心感覺到幸福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克萊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0) 人氣()